17 年等一回!74 岁王奶奶见证厦足冲乙时刻
10 月 12 日 15 时 30 分,厦门市体育中心的终场哨声划破长空。当主裁判挥手示意比赛结束,看台上 74 岁的王秀珍奶奶猛地站起身,攥着褪色的蓝色围巾用力挥舞,浑浊的眼睛里闪着泪光,和周围年轻球迷一起嘶吼出积压了 17 年的狂喜 —— 厦门壹零贰陆队以 2-0 战胜黔西南栩烽棠队,用 7 战 5 胜 2 平的不败战绩锁定中冠联赛 B 组头名,昂首挺进 2026 赛季中乙联赛。
“等了 17 年啊!终于又有自己的职业队了!” 被身旁球迷称作 “王老太” 的她,声音因激动有些发颤,布满皱纹的手还在微微发抖。这位从 1996 年就开始追随厦门足球的老球迷,裤兜里还揣着一张边缘卷角的老照片,那是 2005 年厦门蓝狮队夺得中甲冠军时,她在现场和球员的合影。谁也没想到,那支曾征战中超的球队会在 2008 年因资金问题解散,此后厦门足球历经东屿行、鹭岛队的短暂挣扎,要么无缘主场赛事,要么昙花一现仓促解散,职业足球的火种一度在这座有着 127 年足球历史的城市里濒临熄灭。
王奶奶的看球生涯,几乎与厦门足球的起伏轨迹完全重合。上世纪九十年代,她跟着同事第一次走进球场,听着宋世雄的解说弄懂了越位规则,从此便成了看台常客。厦门蓝狮队解散后,她没断过看球的念想:厦门鹭岛队 2021 年征战中乙时,她跟着年轻球迷坐高铁去外地看客场;泉州亚新队比赛时,她又辗转两小时赶去助威。家里的衣柜里,整齐叠放着十多件不同球队的球衣,每张球星卡都用塑封袋仔细装好,上面杨秀武、孙继海等名字的旁边,还标注着她当年随手记下的比赛日期。“打麻将、跳舞都没兴趣,就爱这绿茵场的劲儿。” 王奶奶笑着说,去年厦门壹零贰陆冲乙失败时,她在看台上悄悄抹了眼泪,转头又给球员们写了鼓劲的字条。

这场决定冲乙命运的关键战役,王奶奶提前两个小时就到了球场。她穿着印着 “厦门足球” 字样的红色外套,手里举着自制的加油牌,上面 “壹零贰陆,再创辉煌” 八个字还是孙女帮她打印的。比赛前 60 分钟,面对黔西南队的密集防守,厦门队久攻不下,王奶奶攥着加油牌的指节都泛了白,嘴里反复念叨 “别急,稳着来”。第 52 分钟,当张越接传中球冷静抽射破门时,她猛地站起来拍手,差点碰倒身后的锣鼓队;第 78 分钟冯率航的远射锁定胜局,她更是跟着看台的助威节奏跳了起来,丝毫不输身边二十多岁的小伙子。
终场哨响的瞬间,全场近万名球迷的欢呼声震耳欲聋。王奶奶被身边的黄先生等人围住,大家争相与这位 “活化石级” 球迷拥抱。“您看,咱们不用再跑外地看球了!” 黄先生的话刚落,王奶奶用力点头,从包里掏出一瓶矿泉水抿了一口,又抬头望向球场中央正在谢场的球员。主教练黄世博带着球员们朝看台鞠躬,这位土生土长的厦门籍教练,曾亲历过厦门足球的黄金时代,此刻他举起双臂的动作,被王奶奶用手机笨拙地拍了下来 —— 这是她今年存下的第 37 张球赛照片。
PG国际,PG国际,PG国际,PG国际,6PG.COM,大满贯PG夜幕降临,球迷们渐渐散去,王奶奶还在球场门口徘徊。她摸着看台上冰凉的座椅,想起 1998 年第一次在鼓浪屿看到英华足球队遗迹时的震撼,想起蓝狮队解散后空荡的体育场,再看看如今灯火通明的看台,眼眶又热了。“明年中乙我还来,说不定还能看着他们冲中甲呢!” 她把围巾仔细叠好放进包里,脚步虽有些蹒跚,却透着轻快。
不远处的球员通道里,冯率航正接受采访:“谢谢厦门的球迷,是他们的支持让我们坚持到现在。” 而在体育场的路灯下,王奶奶的身影被拉得很长,她手里的加油牌在晚风中轻轻晃动,就像厦门足球历经十三年蛰伏、终于重新燃起的火种,在这座 “足球之城” 的夜色里,亮得格外温暖。
发表评论